EN
华体会hth体育最新登录
证券时报电子报实时通过手机APP、网站免费阅读重大财经新闻资讯及上市公司公告
发布时间:2024-04-28 文章出处: 教育实践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已在本报告全文“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详细描述可能面对的相关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60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00,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6,000,000.0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15%。

  2、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00,000,000股,以此计算本次转股后公司总股本为140,000,000股。

  上述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现金分红和转增的数额暂按目前公司总股本100,000,000股计算,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和转增的数额将以2022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计算为准。如在本议案通过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拟维持每股转增比例不变,相应调整转增股本总额,并将另行公布具体调整情况。

  上述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主要是做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应用软件研发及实施等信息化服务。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采用智能配电设备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需求持续增长,将配电网一次设备与传感器、通信模块、加密模块、就地研判模块等高度集成,使其传感器化、智能化、数字化慢慢的变成了行业共识。公司依托在数字化、智能化、物联化方面的技术积累,持续将主营业务聚焦在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领域,将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作为主体业务目标,通过智能化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对配电网线路故障的准确研判、定位和隔离,以减少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分布式新能源并网供电的快速响应能力。

  公司核心产品一一智能柱上开关,实现了传统电气开关与物联传感设备、边缘计算、工业控制设备的融合,从而使柱上开关具备了人机互联能力、终端研判能力及深度集成化的特点,能高效地在终端进行故障研判、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且实现远程人机交互。该产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已经安装并投运了9万余套,且运行稳定、可靠,获得用户的认可。

  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聚焦配电网领域,包括配电网智能设备、配电网信息化服务及IoT通信模块等别的业务,分类示意图如下:

  目前公司配电网智能设备主要有智能柱上开关、故障指示器、线路运作时的状态智能分析装置、接地故障研判辅助装置等。

  公司智能柱上开关由柱上开关本体、控制终端和配套软件组成。该产品具有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四遥”)等功能,能实时监测配网线路三相电压、电流、功率、电能量及零序电压电流等运行数据,对数据来进行加工处理、研判故障类型并作出相应的分合动作,快速就地隔离故障并保护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同时,对于采集信息、故障信息、处理结果与配网数据主站进行双向通信,完成采集、处理、上传和执行的功能。

  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及深化应用开发,该产品已经具有多个版本以适应更多需求场景,包括:基于5G通信版本、基于量子加密版本、基于北斗通信版本、基于电力专网通信版本、20kV版本、计量型智能柱上开关等。

  公司故障指示器为暂态特征型故障指示器,属于二次设备,安装于配电线路、电缆环网柜及分支箱上。

  公司故障指示器具有遥信、遥测(“二遥”)等功能,当线路发生短路、断路、接地故障时,故障指示器可准确监测到故障特征信号,自主故障研判后形成告警信息,上传给电力公司后台数据主站,主站系统将故障信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现场检修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从而缩短检修人员故障查找时间、快速排除一些故障、恢复供电。

  线路运作时的状态智能分析装置由线路状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线路智能分析控制终端组成,应用于10kV电缆配电线路开闭所、环网柜中,具备短路、单相接地、缺相及过压故障研判,电量数量自动集采等功能,可实现配电网电缆线路故障研判、告警定位,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及同期线:线路运作时的状态智能分析装置构成图

  接地故障研判辅助装置通过对非故障相和大地之间短时投切一个一定阻值的电阻,人为把单相接地故障变成多次经电阻和大地的瞬时性相间“短路”,从而将对地电流放大几十倍,在实际应用中与故障指示器配合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公司凭借多年电力行业的项目经验和对电力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了解,为电力客户提供专业的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并在服务中积累对用户的管理、需求的理解。

  公司Iot通信研发产品为电力标准化通信模块,将通信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将控制与通信协议进行分离,便于各模块标准化和后期功能扩展,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易于排查;可以大范围的应用于一二次融合智能断路器、线路运作时的状态智能分析装置、环网柜等各个设备中。该系列新产品定位在为智能配电设备提供高可靠、稳定、安全的通信模块产品,保障了配电网智能设备的在线率及稳定、安全的通信。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在智能配电网领域,主要核心产品有智能柱上开关、故障指示器等配电网智能设备,同时公司具备拥有较强的行业业务经验积累,亦提供电力应用软件开发、配电网信息化服务等。

  公司主要通过向以国有电力体系公司及电力行业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客户提供配电网智能设备和信息化服务等实现收入和利润。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智能柱上开关的技术优势显著,应用效果好,深受用户欢迎,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及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配电网智能设备生产及配电网信息化服务类项目涉及到的采购模式如下:

  配电网智能设备一般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部分原材料以采购为主,主要是电子元器件、锂电池等生产性原材料,以及钣金件、线缆等辅材;软件则由公司自主开发。

  配电网信息化服务项目最重要的包含软件开发和实施服务两类。针对软件开发项目,公司一般负责专项核心环节的研发技术,涉及市场已有的成熟技术等工序则外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实现。针对实施服务类项目,企业主要负责项目整体管控、对接客户的真实需求、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掌控。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是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库存”的生产模式。正常的情况下,生产部门会根据销售部门接到的产品订单,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和车间生产能力,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针对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模块、产品,采用适量备库生产方式。同时结合中标情况、合同签订情况、产品库存状态和行业周期,提前生产少数的半成品作为备货库存,然后按照每个客户具体订单要求实施差异化组装调试等,既保证客户差异化需求,又实现用户交货及时性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组织形式,核心零部件自行生产、常规部件采用外协的生产组织形式。

  目前公司最终用户主要为电网体系下属各供电公司,公司采用以技术带动销售的营销战略,通过与地方供电公司开展技术交流、产品试点等方式,以技术方案、产品的实际运行效果来获得地方供电公司的认可,从而推动配电网智能设备的实际采购需求。公司多年来大批量产品现场应用及优异的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公司产品的高可靠性,也成为了公司产品扩展客户良好的名片。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有电力体系公司及电力行业非公有制企业等。企业主要通过参与客户组织的招标、竞争性谈判或者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得订单。公司投标部负责搜集客户发布的各类招投标、采购信息,并热情参加投标或谈判。若项目中标或谈判入围,公司与客户签署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关这类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以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发活动。公司成立了总部研发中心和分子公司研发分部结合的研发体制,并制定了相关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

  研发立项内容的选择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并结合最终用户的实际的需求确定,研发内容均具有一定前瞻性。研发流程最重要的包含研发项目立项、研发项目执行、研发项目结项或验收等三个阶段。项目立项时,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会依据市场调研情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经公司管理层、研发、市场、财务等各部门综合评议。审议通过后,项目进入执行阶段,项目经理需对项目全面负责,包括方案制定、项目进度、经费及人员管理、绩效评价等。项目研发完成后,需对项目组织验收。

  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历多个建设周期,“十三五”期间,“能源互联网”“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推动了智能电网快速的发展。

  在“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思想。面对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爆发,能够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配电网建设在如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正朝着“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目标发展。

  面对配电网设备总量大、发展速度快且不平衡、设备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化调节机制少等现状和客户多层次需求、清洁能源消纳等压力,传统配电网管理模式不能满足新时期配电网发展需求,迫切需要深入应用先进技术,从本质上提升配电网建设、运维、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能源转型需求。通过配电网设备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配电网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满足配电网精益化管理需求,智能配电网呈现出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基本特点。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的背景下,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提升配电网智慧化水平成为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大配电网智能终端部署、配电通信网络建设和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并向低压配电网延伸,大幅提高可观性、可测性和可控性,提高配电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现代智慧配电网主要呈现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智慧融合”等特征:

  智慧融合:配电网信息得以全面感知、各类新能源通过智能化设备及调控措施得以相融合、用户与电网之间建立起互动通道。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推进,新的需求及架构不断出现,从满足“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目标考虑,涉及的主要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方面,涉及到配网智能终端结构设计、传感器研发、故障研判及切除故障时间、终端功耗以及接地故障研判准确率等方面;

  另外,为全面提升配网全感知能力与透明化水平,夯实配电网数字化基础,强化数据采集、状态感知、数据融合等能力,亟需结合电力系统运行机理来提升“最小化精准采集”与“数字化计算分析”相结合的运算分析能力。

  同时,配电网的运行监测和自动化过程中离不开传感器技术,也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点。互感器的产生至今已130余年的历史,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生产互感器,然而至今一些传统互感器固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体积和重量、铁磁谐振、磁饱和、动态范围窄、线性度差、二次侧短路或开路造成安全隐患等等问题。业界从七十年代即开始尝试用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传统互感器,但因存在小信号输出易损耗,线缆自身的容抗、临近效应、电磁干扰、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造成测量误差等技术难题,一直未大规模投入实际使用。

  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的研判也是长期困扰电网公司的行业难题,此前电网公司传统处理方式为允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通过逐条线路以及逐个开关拉停的试错方式找到故障线路及区段,该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停电的时间和停电范围,也加大了基层电网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为了加快解决这一行业难题、减少接地故障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危害,提高供电可靠性,国家电网从2019年起将接地故障快速处置列为重点工作任务。采用传感器替代互感器,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研判准确率等均是行业长期的技术难题,并不容易解决。

  公司主要从事配电网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应用软件研发、实施等信息化服务。

  公司在2015年就开始了智能开关的研发,到目前为止公司智能开关产品已经发展了5代,从深度融合已经研发出全融合的产品,在融合程度、精度方面更高。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公司主营产品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投入正式运行的智能开关已达数9万余套,且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说明了公司产品已经完全满足了大规模批量长期实际应用的条件,这使得公司在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公司在发展中非常注重在研发、知识产权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包括一次技术、二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能力,这是公司能够取得技术及产品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在这些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始终保持对这些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16项发明专利,且均为与公司核心产品相关的核心技术专利。

  综上,公司研发团队、产品实际应用积累经验、专利技术等方面均具有较强优势,在行业中仍处于智能配网产品研发的头部企业地位;后续公司仍将会持续投入,保持公司在研发、销售、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健康与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发生的行业发展趋势更加明确,“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已经正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从技术发展、产业及业态发展几个方面来看,公司都是具有相应积累和优势的。

  2020年,我国向国际社会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较快替代化石能源,有效实现新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份额,有效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国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按照国家“双碳”目标及电力发展规划,预计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2021-2035年是建设期。新能源装机逐步成为第一大电源,常规电源逐步转变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电力系统总体维持较高转动惯量和交流同步运行特点,交流与直流、大电网与微电网协调发展。2036-2060年是成熟期。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火电逐步实现净零排放,成为长周期调节电源。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交直流组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系统储能全面应用、负荷全面深入参与调节,发电机组出力和用电负荷逐步实现全面解耦。为此,国网提出要实现3个方式和3个模式的转变。在公司发展方式上,按照“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由传统电网企业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变,积极培育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在电网发展方式上,由以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融合发展转变,推进电网数字化、透明化,满足新能源优先就地消纳和全国优化配置需要。

  国网公司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开创性的战略性工程,坚强电网是基础,源网荷储协同是关键,推动科技创新是引领,发挥制度优势是保证”。

  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既重申了新能源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作用,也正视了电网的中枢平台地位。近年来,受电源、用户两端挤压,处于中间环节的电网加速向源、网、荷协同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源荷互动”。这无疑需要提升配电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供电保障能力和普遍服务能力。

  配电网涵盖电力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具备能源互联网全部要素,是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物质基础。当前,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大量接入配电网,负荷正从单一用电向发用电一体化方向转变,这为电力系统局部用电平衡、运行方式安排等带来新挑战。新能源更大规模发展,也要求负荷侧提供柔性调节能力,以实现“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的转变。

  配电网领域也被认为是数字化赋能的一个关键领域。新增投资有利于深化采集感知,加强配电网感知终端建设,并向用户侧延伸拓展,建设与配电网智能调控、智慧运检、智慧用电等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感知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电网实时感知、广泛互联、安全可控水平,助力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071,502,454.49元,同比下降5.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44,662.95元,同比下降22.87%。具体详见年报全文“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所述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及相关格式指引的要求,编制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2129号”文《关于同意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注册,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力达”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5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88.23元,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205,750,0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139,445,066.8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2,066,304,933.20元。上述募集资金于2020年9月30日全部存入专用账户,经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新股的资金到位情况做了审验,并出具大信验字[2020]第28-00007号《验资报告》。